1、
自从社区团购火起来后,一些零散的生活用品都在团购上下单,我平时用的最多还是多多买菜,自己想要购买的东西早上下单,然后下班经过顺路去拿就可以了,非常方便。
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吧,突然发现周边支持的店铺减少了,不知道是店家送东西麻烦,还是没什么利润。最近一次去拿的时候,发现原先的团长已经不做了,转给了隔壁的邻居。
什么原因呢?显而意见,没收益,事情还多,我猜的。
原先的团长是个中年妇女,开的是个水果店,我买一些水果都是从她店里买的,所以事情知道的比较清楚,最早来的时候用的不是冰柜,是冰箱,后来每次去拿东西都是从冷柜里拿的,可能费用直接提升了,后来她没做团长后冷柜就卖一些较高档的水果,品质好价格也不便宜。
只不过最近这些时间,随着我的收入降低,买水果的次数也减少了,偶尔碰到打折卷的时候下个单,去拿东西都是在她隔壁家,就打个包放在地上也没什么冷柜啥的(夏天热怕坏,东西压着又多),有点不放心了。
2、
曾经社区团购刚火时,和群友交流过我们是否要去玩一玩,可后来有些却又玩下来发现并不是那么的容易,不仅仅有许多弯路要走,还有一些难搞的事情。
其中一位群友分享过,他说自己在某大城市,频率用的最高的是盒马,因为品质有保证每次下单都是在盒马下,但是最近使用的频率也很少了,品质感不行了,自己宁愿去菜市场或者高端点的商场,最起码品质有保证。
前两天的事情,想吃西瓜,在盒马下了一个荔枝、西瓜,一共37块,荔枝比较贵,35一斤,数了一下大概合计2块一个,但口感可以;而西瓜就一言难尽了,不仅旁边摔过且瓤都掉了一大块,到手后切了吃了一口,寡淡无味,还不如喝开水。
的确,我在团购上下单也有过这样的经历,有一次买的是哈密瓜,结果切开后根本没法吃,不仅没味道还生硬的很,这个可能和店家有关,感觉这样去买就和开盲盒是的,还不如自己多走点路去超市买呢。
可能每一次的失望,让买家不愿意用团购软件了,还有一些店家一次冲好,才让我和曾在团购上下单的欲望都没有了。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,当一个企业进入成熟期的时候,有了稳定的盈利方式,就开始懒散,开始麻木,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,可能没几年时间就会被渐渐的遗忘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