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们读书的时候,老师就告诉我们要多读书,尤其是名著。于是就有了青少年必读100部经典书籍,这一百本书里不乏有《三国演义》、《西游记》、《高老头》、《老人与海》、《简爱》等中外名著。
那时候年纪小,不知道读这些名著就会头大。拿《西游记》来说吧,若是儿童读本的还能好记些,再搭配图画让人不亦乐乎,若真是抱着原著去看的话,可不是同一个滋味了,这很充分的体现在看六小龄童演的《西游记》很爱看,而没看过吴承恩写的《西游记》是一个章节。
我小时候在大人眼中算是一个比较爱读书的孩子,这会让人产生这个小孩爱学习,实际上,读书是读书,学习是学习,是两码事情。尽管如此,在读初中的时候,学校里有个图书馆,每个星期可以借两本书,当时把图书馆里有的科幻读本都借了个遍。
每每遇到同学要借该读本,都会发现这些书都已经借出去了,很多次,那些书本都是在我手上的。我的初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泡在这些科幻读本上面,至于名著可能真的借过,但都是没读几页就原封还回去的那种。
因此我也爱上了读书,我读书的领域也不仅仅是科幻,还有一些青春文学,所以我一直认为,读书有别于学习,它首发于兴趣,其次才是获得知识和经验。只不过读一些读本和名著有着巨大的差别。
王蒙说:阅读经典,减少浮躁,沉潜历史,受益无穷。由此可见,读经典名著的意义还是很深远的,能让我们成为一个思想有深度的人,但前提是喜欢读书能读进去名著,若不然只是干燥乏味的读书,也不一定会读的下去,大家之所以名著枯燥读不下去还是这样原因。
1、时代背景不同
有些名著所描述的时代背景与现在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差别,读者对当时的历史和背景可能不够熟悉,很难理解和感同身受。
2、文风繁复
有些名著的叙事方式和文学风格十分繁复,比较难懂,尤其是对于不习惯阅读文化程度较低的读者来说,这可能就是一种负担。
3、语言难度较高
很多名著的语言难度较高,比如古文、外语等,需要很高的语文水平才能读懂和欣赏。
4、缺乏情节紧凑
有些名著所展现的情节并不是很紧凑,没有太多的悬念和戏剧性,因此读者容易失去阅读的兴趣。
总而言之,读名著的难度还是很大的,那么读名著有什么方法?每个人的阅读习惯和爱好各不相同,虽说有些人喜欢读书,但读到名著就觉得枯燥,其实在阅读名著时,可以通过辅助资料进行了解,如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、作品所反映的历史背景、读者的网站评论等,这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书籍和领悟到书中深刻的内涵与思想。
说了这么多,意思并不是让大家都不去读名著或者为不读名著找借口,与之相反,我很提倡在恰当的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情。正如周国平说:“读伟大的作品,做一个高贵的人”。
所以人生中,读经典读名著是必不可少的,我们所要做的其实不过是让阅读成为我们兴趣,从名著中提提高自己审美品味而已,而比读名著更重要的事情是培养阅读兴趣,你觉得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