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必求其心得,
业精于勤。

看孙悟空拜师有感

小时候看过很多版本的西游记动画,长大后又看过无数遍的84版西游记,真的是一个年纪一个年纪的感受不一样。

今天刷到一个孙悟空拜师过程的视频,让我想到了一个事情,觉得孙悟空能成为齐天大圣,不光是天赋啊,还有其身上都有的闪光点。

西游记中孙悟空拜师的一幕是整部小说中非常经典的部分,也是我喜欢的情节之一,小说中,孙悟空作为石猴,性情率直,敢于直言不讳,在孙悟空拜师的情节中,他遵循了自己内心对于师傅的要求,这也是一位良师的特点。

拜师故事这样描述的,孙悟空有意拜师,他做了木筏,一个人在海上游荡,路上又是跋山涉水,就这样过了十几年仍然找不到方向,不知道去哪里求仙问道。他到陆地上的时候,在闹市遇到了人,没有找到答案;直到在山里听到一个樵夫在唱歌,他问这个樵夫是不是神仙。樵夫说他不是,真正的神仙在山上,他马上到山上去拜师。直到遇到了菩提老祖。

在这一情节中,我们可以看到孙悟空作为一个拥有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角色,他不会盲目跟从他人,而是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对一位良师的期望去做出决定,这也是一个人应该有的必要素质,要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,但不盲目跟从。

在拜师菩提老祖成功后,孙悟空悟性的确比较高,不仅没有偷懒,还勤学苦练,练得一身功夫,什么腾云驾雾、七十二变等神仙掌握的各种法术都已学会,就算是聪明如孙悟空,仍然需要勤学苦练才能学到真本领。

通过孙悟空拜师和修行的过程,我们可以看到人生中一个人需要获得的素质与品德,除了拥有独立思考和遵循自己内心需求去选择的能力之外,一个人还需要有勇气去承担生命中的磨难,需要具备慈爱之心,善待他人,这也是历代名人与伟人所具备的气度与品质。

《西游记》这本书虽然是神话小说,但是对于这一点,作者吴承恩却没有夸张写不学就会,天生就会各种十八般武艺等,还是那个朴素的道理,努力才能成功,作为普通人就更不能放弃努力,努力不一定成功,但是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。

总之,孙悟空拜师的故事为我们揭示道德取向和修行的道路,通过这个人物的颠沛流离,我们可以相信,我们每个人也必然会在人生轨迹上遭遇过很多艰辛,但只有保持自己内心的追求和信念,才能战胜于生命中的磨难和折磨,迎接更美好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