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必求其心得,
业精于勤。

原来帮忙也是一种学问

1、

刚写文章的头两年,有人问我问题,我总是特别热情的回答。刚有点小名气,很享受那种被人当做老师、被人感激的感觉。

如果有人问我,有没有马上就能搞到忙耐的项目?我一定会回答,有。然后我就在网上找,留意去收集这样的项目,最后发给这些人。

但是这些项目都是快过时的,大多都操作不了几天就死了。实际上,根本解决不了他们的问题。所以他们还会再来问我,甚至对我很失望。你告诉我的东西,怎么这么快就不信了呢!

那时我的想法是,我不想拒绝任何人,我想让别人觉得我什么都知道。现在谁再问我有什么快速高忙耐的方法,我想都不用想,直接就说,没有。

你对我失望,没关系,慢走不送。

现在,我早已不认为自己能帮助任何人。有些人,不是帮不忙的问题,而是粘上就惹一身骚。我摊牌了,我不会,我赚钱很慢,你觉得我对我失望了,那是你的事。

2、

我儿子学校让在网上交钱,考试的费用,50块钱,用手机交不了,必须用电脑。

很多同学家里都没有电脑,我儿子大包大揽,答应了好几个同学,帮他们交钱,那我就给交吧,一个一个都给交完了。

同学的妈妈,在微信上给我老婆转钱。老婆的意思是不收,都是我儿子的好朋友,三十五十的就不要了。

我说,客气一下就行,如果真不收,会让别人太为难。

可以反过来想一下,如果别人帮我们交钱,然后说钱不要了,我们是不是也觉得不好意思,第一次认识就占人家便宜,没有人愿意给别人留下这样的第一印象。所以,不能因为我们想当英雄,把别人都当成小喽啰,有时候,帮助也是一种伤害。

我小时候班里有个男生家里穷,衣服都是他姐姐穿下的,老师就说,谁有不要的笔,以后别扔,给他;不爱吃的零食,也给他。

我当时都替那个同学感到难过,这以后在班级里怎么做人啊,老师这样做,不是帮他,绝对是给他幼小的心灵上,扎了一刀,而且刀上还有毒。

老师好意是帮忙,她不是坏人,她只是“没有深度想过这事”,原来帮忙也是一种学问,不当也会成为一种伤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