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自己很喜欢的一句话:愿你出走半生,归来仍是少年,当你有足够经厉,你才有说话的资本,有人问我你这能得到什么,能得到的不仅是人脉,还有在一起玩耍的乐趣。
时光如梭,岁月如歌,从学校毕业到现在,一转眼很多年过去了,不少朋友毕业10周年或20周年聚会,都有“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”的心愿。
的确,这句话很让人产生共鸣。
20岁的年纪,着急着快快长大;到了30岁的年纪,就希望岁月的步伐再慢一点,再慢一点;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每天都是在匆忙和忙碌的加班中度过,起床匆匆、吃饭匆匆,甚至连抽点时间锻炼也是匆匆,工作和生活占据了日常的绝大部分时间。
自己已经变的不像自己。
当自己有时间静下来,思考、回望,才发现又是过去了很多年,在岁月不知不觉流逝中,身材已逐渐走样,头发已逐渐稀疏,皱纹已爬上眼角,但是没有变的,依然会是当初的那个少年的不变初心吗?
看少年时,一个个伟大梦想,对未来充满希望;看少年时,一个个意气风发,对生活充满憧憬;看少年时,一个个朝气蓬勃,对明天充满期待;看少年时,一个个觉得天道酬勤,付出总有回报。
然而现实,却给了一个个狠狠的耳光,不得不带上行囊去远方;不得不带上保温箱风里来雨里去;不得不带上儿时的的梦想远走他乡,到手后的钱包还是皱巴巴(不鼓鼓囊囊)。
出走半生,若归来仍是少年,即便不是当初的那一个,其实已属不易。出走半生,这四个字背后有太多的沧桑和心酸,也是一个让少年变成大叔的最大魔法。
读书的时候,很喜欢看史泰龙的电影,可以说在他的电影里从年少看到了中年,直到现在一天,一周都没有多少时间去看电影了。但我深刻的记得他的有部电影《洛奇》,讲的是拳击手洛奇被击倒后不断站起来的坚韧力,做拳手不可能永远不败,重要的是遭受重击后,能不能继续站起来,还有没有勇气和信心继续出拳。
出走半生的人,遭遇的人和事,遭遇的磨练和打击都是必然的,关键是经历这些打击后,还能保持少年的心态。
有些往往事与愿违的,有些经历了种种预想之外的事情,有些人变得消极了,有些人变得随波逐流了,有些人直接摆烂了,甚至有的人为了达到捷径,选择了不达目的的不择手段,他们都已经沧桑了少年心。
归来后,仍是“少年”的,很是难得,希望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