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必求其心得,
业精于勤。

管道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?别痴痴只做打工人

1

先说一下《管道的故事》,有些朋友可能没有读书,正好来看一下;看过的朋友可以用来温习一下:

从前,有两个年轻人,一个叫做小布,一个叫做小波。

村长让他们去把河里的水提回来放到村子的水池里,他们每提一桶水,就给一分钱。提水能够赚钱,两个年轻人很高兴。

小布想着,提一星期的水,他就能买一双鞋;提一个月的水,他就能买一头牛;提半年的水,他就可以起一幢房子……只要小布提的水够多,他就有机会成为富翁。

因此小布是老老实实、勤勤恳恳、一天一天地去带着桶河边提水。

可是,小波觉得提水很累,他只提了一天的水,他就不想干了。小波觉得,如果有一根管子可以把河流里的水输送到村子的水池里,并且这根管子可以不分昼夜地、源源不断地把水送进村子里,那样他就可以不用天天去做提水这样的事情了,他可以为此赚到更多的钱。

说做就做,为了这根管子能够早日通水,小波是一边提水一边挖管子,甚至是周末的时间,他也用来挖这根管子。

周围的人觉得小波挖管子挺傻的,为了挖管子小波还少赚钱,于是大家都在嘲笑小波。

对此小波没有在意,因为他想的是“目光要牢牢盯在回报上”。终于等到小波把管子挖好的那天,小波从此再也不用拿着桶去提水了,就像小波想的那样,水源源不断地流到村子里。哪怕小波睡觉了,水也会不停地到村子里来。

反倒是小布,那个老老实实提桶去打水的人,因此失业了。因为村长用了小波的管道,他再也不用付钱请人去提水了,他把请人提水的钱支付给小波,小波因此还成了富翁。

上面这则《管道的故事》看似很简单,它所表达的道理却是深刻的。如果我们把故事和生活联系起来,也许你会发现,很多人都是提着水桶大水的小布,换句话说:打工就是提桶人。

2、

我们都知道打工人,很多都是拿时间换薪资,很少的人靠技能赚钱,干一个小时的工作,就有一个小时的工钱,干一天活就有一天的工钱,干一个月就有一个月的工钱。只有不断地工作,打工人的收入才会持续。

如果打工人不上班,中断了工作,这意味和收入的中断,也意味着没钱赡养老人,没钱抚养孩子,没钱还车贷房贷,更没钱让自己任性又或者是实现自己心中所想。

小编就是这样的一个打工人,但是,打工并不是我的全部。

我和大家一样,都是上有老,下有小,每月到手的工资近4000来块,这点钱,勉勉强强能维持一个月的生活,但是要获得更高品质的生活那是不可能的。尤其在有了孩子后,用在孩子身上的开支是大人的好几倍。

要是家里添点大件电器,就有点捉襟见肘了。这让我意识到没钱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,因此,我不能让我的收入停止,甚至是我要想办法增加我的收入。

可是,在工作上加薪自然不是容易的事,于是我就想到了弄个副业,最好能形成管道收入的副业,比如网上拍短视频,卖货这样,能24小时带来销量的那种;除此之外,最好还能在某宝上买点L财的东西。

3、

我在网上见到不少网友,不过都是上一天班,敲一天钟,领一份工钱罢了。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,失去这份工作,这样的日子还真就难过了。我感觉我就像故事里的小布,老老实实提桶去打水,到头来是一场空。

在小编的多篇博文中,就提到让大家通过自己的爱好、兴趣做一个副业,无论做什么,先开始做,万一后面做起来了呢,且形成了渠道呢?当然最好是网上的那种,而不是跑外卖、跑滴滴这种,需要花时间去获取收益的。

毕竟这还是靠时间来挣收入。

对于还没有启发的朋友,可以再仔细阅读下《管道的故事》这本书,里面各种故事的启发还是很大的,还能在书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。

像小布,因为为了生活干一天工作得一份收入;像小波,是因为做短视频、写作就像是在挖管道,只要坚持到最后就会有成绩。

也许,玩自媒体(拍视频)就是一件正在挖管子的事情。我相信大家都不愿意只做拿时间换收入的打工人,那么尝试多方面的事情对自己的提升还是很大的,况且生活里任何一件小小的事情,都可以把它变成故事,这就是自媒体的魅力。

通过写作还是拍视频都可以变现,我也看到了可以改变人生的希望,大家要是不想再做那个提着桶打水的打工人,可以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事情,然后把它分享在某手某音上,说不定还能获得不小的粉丝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