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个视频,标题叫: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。该视频是一位老师在学生某段时间表现后的总结,很有营养的鸡汤,但是有多少父母能把这碗鸡汤喝明白,真正做到“默默耕耘,静待花开”?
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,只是花期不同而已。有的花开在春天,也有的开在别的季节。当人家的花在春天开放时,你不要急,也许你家的花是在夏天开;如果到了秋天还没有开,你也不要着急跺他两脚,说不定你的这棵是腊梅,到冬天开得会更动人。
如果你的花到冬天还没开放,你也不要生气,没准你的花就是一棵铁树,铁树不开花,开花惊艳四方,且炫丽无比。真正的园丁不会在意花开的时间,只会默默耕耘,静待花开……
孙瑞雪在《爱与自由》一书中提到:任何人都可以改变,只要你能寻找到一个爱你的人,真正爱孩子的父母,都乐于捧场;每个自信的孩子背后,都站着乐于捧场的父母。
学生是校园里的花儿,作为老师不能急于看到花朵的绽放,其实每一朵花我们都要等待几个季节的风霜雪雨洗礼的过程。他们有可能娇艳无比,也有可能季节轮回之后还是一支寂寞的小苗。
但是你会发现他们都在不知不觉地成长,不管是怒放的小花还是静待花开的小苗,都会有自己的精彩,他们都会骄傲地面对阳光雨露,我们也要学会去分享他们成长中的快乐,在快乐中静待那满园的花开!
作为一名父亲,我也想做个默默耕耘的园丁,无奈大环境不允许,首先就是工作上的种种安排,在家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很少;再者小孩天生贪玩,有时候玩着玩着就忘记了时间,甚至好多次都要主动去提醒才去做作业。虽说我不怎么看重成绩和排名,只要能学习能跟上同学就行,但是每次分数下来还是挺揪心的,相信大多数家长和我有一样的感受。
也有人说: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,在他们成长的早期每一个关键时刻,我们都应该在,但是不能决定,只要高收益他关于这件事的建议就可以了,给孩子自主的选择权利。
可是,不说小学里的孩子,就是高中甚至大学的孩子,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都寥寥无几。作为家长就怕孩子跟随他自己的意愿,选择错了没有重来的机会,其实也是怕孩子长大后,没有长成我们希望的样子。
因此,我觉得孩子的眼界和格局还没有足够大的时候,他需要父母的指引,只要等他有了足够的视野和力量后,他要选择什么样的路,选择走多远,就看他自己的选择了,而那个时候我们所能做的,只有默默祝福和想念。
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,固然结果很美好,但是还没有开花的“含苞”阶段,我相信做父母的还是多多的引导,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决定了孩子的未来。多给孩子接纳、包容和欣赏,用无条件的爱浇灌出的小苗,才能长成参天的大树,历经风雨,屹立不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