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必求其心得,
业精于勤。

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?读了100本书总结出来的技巧

知乎上有个问题:同样的书,为什么别人读了就可以信手拈来,自己读了却像没读一样?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:因为你的阅读方式出现了问题,简单来说,就是你读书只为了消遣,而没有从书里面获得想要的信息。

的确,大部分人看书都是“看热闹”,毫无章法地刷完所有字,却完全没有自己的思考。有时觉得这本书很好,但又说不清到底哪里好,过段时间想想,可能连书中内容都忘得一干二净,更别提“学以致用”了。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?今天我就来分享如何高效的阅读,整理出了三个阅读中比较实用的技巧哦。

1、学会找书的主题

很多人都是这样,似乎对书中的知识都了然于胸,脑海中也有千言万语,可话到嘴边,最后只能无奈地说:“我知道这本书在谈什么,但我就是说不出来。”对于阅读者来说,仅对书籍内容有模糊的认知,却无法精炼概括出整本书的重点,真能称得上读懂一本书吗?答案是否定的。

就是说,我们需要用简短的文字概括全书的主题或中心。如果我们什么也说不出来,或者想说的话太多,都意味着没有掌握书籍精髓。

2、学会判断一本书的好坏

我们阅读一本书,如果只是简单浏览文字,跟着作者的观点随声附和,却没有自己的思考与判断,那获得的成长一定非常有限。

对于书籍,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,但绝不能盲目相信。要做到一边阅读,一边思考心中的疑惑,当读到作者的某个观点时,不要总是发出“原来是这样啊”的感叹,而是要问“真的是这样吗”,打破心中的疑问。

如果我们读完一本书,发现直到最后,作者也没有解决他一开始提出的问题,或者不能自圆其说,那么这本书就是失败的。

3、学会与一本书建立联系

换句话说,我们为什么要去读这本书?是朋友推荐?还是觉得自己有用?还是在能突破工作上的某些东西?虽然很多人都推荐某一本书,我们也知道这是一部经典之作,但总觉得书中内容跟自己没什么关系,因此很难读下去。

读书最终的目的是让书籍“为我所用”,如果无法与一本书建立真正的联系,那么书永远是书,笔记永远是笔记,你永远是原来的你。

其具体的做法就是,阅读、理解、内化这样一个过程,从阅读到理解其中的意思,再到吸收甚至还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。阅读一本书的意义,不在于把内容100%复制到脑海中,而是为了遇见最让自己心动的一句话,让自己觉得有用的一句话。

最后:我们身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,很多人一心追求“速读”,却忘了读书的真正意义何在。我始终认为,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?与其囫囵吞枣地浏览一百本书,不如用心读好一本书,有效的阅读就很像在开启一道大门,而你手中的钥匙就是你学到的知识,你拥有的钥匙越多,你就能够开启越多的大门,也可以引导你自己去迈向更好的人生。我认为这就是有效阅读的意义了。